值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近日,市外办组织党员开展了“追寻红色足迹,践行初心使命”红色教育暨主题党日活动。
追寻足迹找初心。9月2日,市外办12名党员学员一行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开国元勋周恩来的故居淮安,瞻仰周恩来生平事迹,现场研学周恩来成长经历、求学历程、革命生涯。其“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的品格和不忘初心坚守信仰、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热爱人民勤政为民、自我革命永远奋斗、勇于担当鞠躬尽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高风亮节,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砥砺前行的榜样和动力源。市外办学员表示:“作为外事领域的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新中国第一位外交部长周恩来同志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工作精神,坚守初心、践行使命”。


实践教学忆峥嵘。红色样板戏《沙家浜》地下党员代表阿庆嫂和进步抗日群众代表沙奶奶智斗日伪军、保护新四军伤病员的情节不仅闪亮荧幕,也感染着一代代奋斗的中国人。在抗日战争时期,位于阳澄湖畔的沙家浜成为苏、常、太游击根据地。新四军正是依靠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利用阳澄湖地区天然地理条件,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血战沙家浜、激战阳沟娄、伏击八字桥、夜袭浒墅关、奇袭虹桥飞机场等历史事件至今仍广为传颂。9月3日,市外办党员学员一行来到了沙家浜,通过现场实践教学重现了当年新四军和八路军那段艰苦卓绝而又自信不屈的峥嵘岁月,也展现了沙家浜抗日军民鱼水情深,共同抗敌的感人事迹,与“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遥相呼应,更激励着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奋勇向前。


重温历史再出发。重温历史再出发。9月4日,市外办党员学员一行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庄严肃穆的馆内,看着墙上的一张张图片,陈列的一件件实物,30万同胞的尸骨、四万万中国人的呐喊,冲击着每个人的灵魂深处。万人坑的遗骸、慰安妇的耻辱足迹、惨绝人寰的杀人竞赛和毫无人性的残杀俘虏……这是历史、是过往,也是印记在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疮疤。肃穆、血腥、回忆、暴行……我们新时代的中国人要勿忘历史,因为忘记历史就是忘记了惨痛的教训,没有了民族的未来;也要展望前行的路,把耻辱化成动力、把过往当成教训,才能让和平的曙光耀亮华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市外办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赵明坤同志在教育活动总结时强调,“我们每一名党员要有一点感悟、有一点思考,更要有一点成长,把本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展现的老一辈共产党员历尽坎坷、不惧困难乃至是生命代价捍卫的初心和使命,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手上抓得住、擘画好”。市外办参训学员杨墨馨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这一代共产党员要追寻前辈的足迹,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用实际行动犁铧好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